Search

美學中有一術語,叫「審美疲勞」,意指即使一個人或一件物件再美,見得多就不美了。而早在兩年前,我曾經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美學中有一術語,叫「審美疲勞」,意指即使一個人或一件物件再美,見得多就不美了。而早在兩年前,我曾經出現「味覺疲勞」。

每一年,單是節目,我要創作最少104個食譜,另加合作和著作的,加起來有120個。換言之,在2015年至2019年間,我創作了480個食譜。

480個於我來說,不算難,正所謂將勤補拙,勤力必定可提升創作力。不過最讓我心累的,是有很多食材均不能使用,例如,做蛋糕不能有牛油,但要鬆軟香滑;蛋糕裝飾要美,但不可用色素或糖皮;有時想寫一個濃湯食譜,都不可以用忌廉使之濃稠。於是,我經常在超市和街市遊蕩,試過無數次定眼看着一款食材長達半小時,腦袋不停想:怎樣可以做出步驟不複雜、但味道出眾、用料便宜、顏色豐富的食譜,讓跟着做的讀者被家人和同事大讚?

難關天天有,天天難過天天過,雖然我是做到了,但味覺開始很累。猶記得那個時候,我感覺到,似乎再沒有味道能滿足我,我實在分不清怎樣叫好吃、怎樣是不好吃。那段時間,我寫了一個「薑黃雞腿」的食譜,寫完之後,我突然哭了,因為我覺得很難吃,但當我給丈夫和朋友試食,他們卻大讚。頓時,我很迷失,到底怎麼了?

當然,以上的一切,我並沒有呻過,我深深明白觀眾的要求:沒有人有興趣聽我呻,大家想要的只是食譜。

所以,我一直很感恩在2019年,自己提起勇氣跳出不安感去辦教室,令我在課堂中,即時見到學生吃下製成品後的反應。一句「好好食!」、一個「嘩好正呀!」的表情,漸漸令我重拾自信,我的味覺,亦由那個時候慢慢回復生氣。

不過,直至現在,每逢教新課堂的第一班,我都會緊張得睡不着,就好像最近的「室溫不溶檸檬雪糕撻」課堂,便讓我失眠了長達一個月,但當我在教完第一班,見到學生在滿足中帶着驚訝的表情之後,那一夜,我睡得像豬。

創作之路,並不好走,但若走上了,就不要回頭埋怨,所以,即使辛苦,我仍然享受創作。有說「創作者都有一點點自虐心態」,我不置可否,不過又的確是這樣:我們都是自信又自卑的一群——有膽推出新創作,卻受不了成品被冷落,但在睡醒了之後,我們又會不忿氣地堅持重做。這種有違養生之道的做法,大概就是所謂的自虐吧?

IG: echow03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